我使用掃地機器人有將近十年了,前後服役三台,其實相比專業的評測家來講遠遠不多,不過我既然不是評測家,沒有業配也沒有什麼壓力要講一些客觀數值,這邊就主要分享我自己的主觀心得給大家參考。
先簡單介紹我前後服役的三台:

- AGAIT EClean 易管家 EC02 智慧型掃地機器人
- 國產機器,沒有跟到他後來怎樣,總之應該是沒有發展起來,當時真的是想說來支持一下國產,所以有踩雷的心理準備,結果還真的蠻雷的,三天兩頭就小毛病,學會了一大堆故障排除,過保前還送廠修了一次,回來後在過保不到半年又陣亡,就棄坑了,但CP值很高,以不到萬元但吸力很強能掃乾淨我覺得很不錯了,畢竟當時市場上的選擇非常少。
- 不過就是這台讓我意識到掃地機器人還是不能亂選,不然你買來是為了讓生活輕鬆一點,結果整天在修他,像話嗎?也是因為這台,第二台就直接入手了第一品牌iRobot試看看。
- iRobot Roomba 870
- 這台以現在的觀點當然是非常不科技,沒有路徑規劃,也沒有任何智慧型的功能,他就只會用碰撞的方式掃地,並且因為沒有路徑規劃,所以很容易發生有的地方掃了很多次,有的地方可能沒什麼掃到,這個聽起來是大缺點對吧?錯了錯了,以我很淺薄的見識跟使用經驗,竟然這個方式反而地板的清潔度更好,畢竟如果你開的很頻繁比如說天天開,那這種無差別亂掃的方式,配合吸力夠強的特性,今天只掃一遍的地板可能明天就掃五遍了,我的主觀感受反而比路徑規劃的清潔效果更厲害(當然也因此可能會掃比較久,適合不在家的時候啟動的情況)。
- 另外就是,這台的穩定性好太多了,基本上完全不需要我進行什麼維護,定時清垃圾,偶爾換耗材,偶爾清捲起來的毛髮,基本上就沒了,使用五六年沒故障過,電池續航力也還可以,雖然單價比前一台貴,但年均花費低太多了,也因此堅定了我掃地機器人就要買穩定可靠的品牌的想法。
- iRobot Roomba i7
- 這台就是科技大躍進的機種了,app可以做很多控制,也有路徑規劃以及各種清掃模式,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進步,清潔力跟穩定性也維持品牌調性,感受上沒有太大的差異,但有些事情我反而覺得煩了,比如說提醒我換耗材我反而覺得煩,或是讓他照路徑掃完一次反而不是很乾淨,得開雙重清掃才會大部分乾淨,這點反而感受上覺得不方便(不過不是什麼大問題),整體來講我還是覺得很ok的,就是CP值比前一台我覺得有降低了一些。
以上就是不專業路人評論給大家參考,接著整理我認為掃地機器人的主要缺點給沒使用過的朋友參考:
- 噪音蠻大的,這點幾乎無法避免,吸力跟噪音就是正相關的
- 他掃完的乾淨程度頂多就是90分,也就是會比你認真打掃差,不管銷售文案寫得多美好,不要有錯誤期待
- 蠻容易因為各種原因失敗的,比如說捲到線,所以基本上如果你家有小孩,要開動他出來還是需要費一番功夫
- 磕磕碰碰難免,掃地過程當中或多或少會撞到東西,不過新的機型大部分偵測功能都做的不錯,這個問題不是很大了(但這邊就要注意機型了)
接著是我個人認為選購時要優先注意的項目:
- 吸力 – 這點最重要,幾乎代表了清潔力,太便宜的這項通常都是最弱的
- 定時或遠端遙控 – 可以讓你設定不在家的時候出來打掃,比如說你是上班族就設定每天上班時間出來掃
- 耗材費用 – 掃地機器人耗材不多,大概就是清潔濾網/滾刷之類的,但畢竟還是有,可以注意一下相關耗材的花費
- 膠刷好過毛刷 – 依照我個人經驗,前者需要清除毛髮的頻率遠低於後者
其實注意他的特性,掃地機器人還是非常好用,而且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家具(不然我也不會連續用了這麼多年),每天開他出來一兩次,絕對可以把家裡地板的清潔度維持在比人類打掃的程度高(除非你是個打掃狂,願意一天打掃至少一次),省力又可以維持地板清潔,何樂而不為?
最後總結,其實我覺得找吸力強,穩定性好的機器CP值最高,達成上述條件的機器基本上就可以滿足掃地需求了,其他功能都是附加上去的可以依照個人預算來選配就可以了。